无意之间刷到了一个视频,博主该博主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个视频,哀叹哀叹河南的今年基本三毛倾城txt下载雨庄稼基本废了。
我记得昨天因为牙疼去看牙的河南回事途中和滴滴司机还聊到相关的话题,滴滴司机告诉我,庄稼自己家里的废引花生因为下雨的事情现在还没有收,如果继续下雨,起无真的数网不知道这些花生究竟该怎么收。
言语当中有非常多的友共无奈,有的鸣咋时候不得不感慨,虽然说时代发展了,博主科技进步了,哀叹可是今年基本三毛倾城txt下载面对这样的天气状况,很多时候一年辛苦的河南回事努力好像回报。
并没有那么的庄稼美好,要么就是干旱,要么就是洪涝,一些人真的感到既无奈又心酸。
十月的河南,本该是丰收的季节。田野里却少见金黄的玉米,只有一片片浑浊的水洼。
一位博主发布的视频中,站在几乎被雨水淹没的田埂上,眼神呆滞地望着原本应该收割的玉米地。
“庄稼基本上已经废了?!?/strong>
这场持续了半个多月的秋雨,让许多农民一年的希望化为泡影。
视频引发众多网友共鸣,一位坐标阜阳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家种了大大小小地块,大概9亩左右?!?#20182;详细计算了种植成本:平均每亩成本300元,加上机器收割90元/亩,总计390元。
但收获令人失望。他购买的玉米种,“在地里长着就发霉生虫了”。
最后卖粮时,老板因玉米发白只给出每斤7毛的价格。按亩产600-700斤计算,每亩收入只有420-490元。
辛苦一整年,每亩利润仅30-100元。这点微薄利润,还未计算他们付出的劳力成本。
“从9月1号开始秋收,我和奶奶基本没闲着?!?#32593;友写道,“下雨天收割回来,还得趁着不下雨赶紧拉到坝子上水泥路上晾晒?!?/p>
这耗费的精力和时间真的很大,干农活确实又脏又累,还容易腰酸背痛。
最让人心酸的是,网友78岁的奶奶不肯放弃这些土地?!?#34429;然我家条件差,我挣钱能力一般,但还真不差这几亩地的钱?!?#20182;无奈地说,“包出去一亩一年也能几百元。可是她不舍得丢啊?!?/p>
“那没人帮她干,怕她累着,我只能一到夏收秋收季节就回来和她一起收和种?!?/p>
今年的天气确实反常。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10月5日联合发布了连阴雨灾害风险预警。
预计10月6-10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北部等地多降雨天气,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
河南北部被列为连阴雨风险较高地区(黄色预警),河南东北部更是风险高(橙色预警)。
专家指出,这种天气可能导致“部分农田积水,成熟作物收晒困难”,影响收获进度和品质。
上述网友算了一笔账:他跑外卖,“一天差的时候还有150元”,而种九亩地,整个秋收季节的利润最多不过900元。
这还不包括他们祖孙二人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计算人力成本,种地实际上是赔钱的。
他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所以如果不是南街村或周家庄那种集体模式,那土地还真的流转到大户那是大势所趋吧,小农户抗风险能力太差收益也低,只能是7老八十的人在种了?!?/strong>
这一观点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共鸣。不少人表示,在自己的家乡,确实主要是老人在坚持种地,年轻人更愿意外出打工。
其实早在今年6月,河南就经历过一轮强降雨过程。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邵宇翔当时指出:
“这次强降水过程的雨强非常突出,部分地区最大小时雨强能达50毫米至80毫米”。
当时,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胡丽婷解释:“前期土壤干旱,一旦短时间内大量降水,土壤无法及时吸收和渗透,就会在低洼处形成积水?!?/p>
这种 “旱涝急转” 的现象,对农作物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今年夏天的西峡县暴雨灾害就是前兆。
在视频的评论区,一位网友的话引起了无数点赞:“我爹看了这个视频后,整整一晚上没说话,第二天一早穿着雨衣又去地里了。妈妈说,他就在地头蹲着,看着那片水淹的玉米地,仿佛这样就能把庄稼看熟了、看干了。”
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依然在雨中和时间赛跑,抢收那些尚未完全烂在地里的庄稼。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yè)繼續(xù)閱讀。